新甘肃·甘肃报记者 洪文泉
夏太子山,迎来了播绿好时机. 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计划在今年完成植树造林任务,其中包括新造林和补植补造.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,管护中心开展了一系列行动,积极抢抓有利时机. 管护中心党员们带头冲在前,各支部结合主题党活动开展义务植树。目前已经完成了大量义务植树活动. 同时,管护中心还严格按照设计、栽植和验收要求,选用适地适树树种,营造高标准项目林。太子山水库和多支坝水源地是临夏市主要水源,保护站在这些地区开展了大规模造林活动. 面对困难,保护站部们坚守一线,确保造林质量,增强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能.
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森林资源,为临夏、甘南两州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生态底蕴. 为了巩固过去几年造林成果,管护中心今年还下达了补植补造任务,以加快保护区重点区域绿化和美化工作. 关滩保护站位于太子山保护区最西端,与青海省循化县交界,地理位置特殊。去年,在与青海交界大槐沟,保护站开展了云杉人工林造林工作。今年,他们将继续在去年造林地和周边地区进行补植补造,以加快形成郁闭森林. 紫沟保护站将在二郎庙新造林地进行补植补造工作,二郎庙是临夏州沿太子山旅游大通道重要景点之一. 他们计划提高造林密度和质量,为打造生态宜居美丽康乐、美丽甘肃做出贡献.
除了保护环境和生态,造林绿化工作还带来了经济收益. 管护中心副主任支祥介绍说,今年造林任务主要采取“职工+绿化公司+农民工”方式完成,同时也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. 通过这种方式,不仅可以保护生态环境,还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.
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继续努力,保护和发展好这片绿宝地。通过植树造林和绿化美化工作,太子山将成为一个更加宜居宜游地方,为人们提供更好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。大家共同努力,让太子山绿之美永远流传下去.
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播绿忙自然保护区管理系统新甘肃·甘肃报记者 洪文泉
太子山迎来播绿好时节,几场降水,太子山迎来播绿好时节. “太子山管护中心今年计划完成植树造林10834亩,其中新造林9634亩,补植补造1200亩. ”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主任敏正龙介绍,连来,管护中心扎实开展“三抓三促”行动,抢抓有利时机,全力植树造林。爱绿植绿护绿,是林职工责任和担当. 党员带头冲锋在前,管护中心党委组织机关6个党支部,结合主题党活动营造党员林,各站圃党支部结合各自承担项目造林任务,分头开展义务植树活动。截至目前,管护中心600人次共完成义务植树5678株。宜乔则乔,宜灌则灌,高标准营造项目林. 管护中心对今年承担9600亩陇中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造林任务,严把设计、栽植、验收“三关”,坚持适地适树原则,选用优良乡土乔灌木树种云杉和沙棘,保成活、调结构、增效益. 甲滩保护站辖区内太子山水库和多支坝水源地是临夏市主要水源,保护站分别在槐树关、多支坝营造陇中项目沙棘和云杉造林2000亩和3000亩。造林地点距离远,山高沟深,道路颠簸,只能三车运输. “面对重重困难,甲滩保护站部职工坚守一线带领群众,把好质量关,确保造林成活率,来增强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能. ”甲滩保护站副站长王国福介绍. 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7万亩森林资源,持续发挥着巨大生态效益,源源不断提供了清新空气、清洁水源、宜人气候、舒适环境等最优质生态产品,自然保护区管理系统是临夏、甘南两州乡村振兴生态底蕴. 为了巩固往年造林成果,加快保护区重点区域以及林农接合部绿化、美化,管护中心今年下达了1200亩补植补造任务,支持当地美丽乡村建设。“关滩保护站位于太子山保护区最西端,与青海省循化县交界,地理位置特殊,去年在与青海交界大槐沟营造云杉人工林. ”关滩保护站副站长马继福介绍,今年继续对去年造林地和周边空地补植补造,加速郁闭成林速度。紫沟保护站补植补造选在二郎庙新造林地,二郎庙是临夏州沿太子山旅游大通道重要森林风光观景点. 紫沟保护站站长牟亚斌说:“我们对去年云杉新造林地补植补造,提高造林密度和质量,尽快与相邻康乐县新造林地形成集中连片观景林,自然保护区管理系统为打造生态宜居美丽康乐、美丽甘肃作出生态贡献. ”造林绿化,也为当地群众增加了经济收入. 管护中心副主任支祥介绍,今年造林任务主要以“职工+绿化公司+农民工”形式完成,共雇佣当地群众.